乌干达埃博拉疫情已致141人确诊 55人死亡(乌干达新冠疫情最新消息)
本文目录导航:
- 2018年8月适合去非洲刚果吗非洲刚果埃博拉疫情严不严重
- 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共死了多少人
- 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之首是哪一个?
- 根据这次疫情写作文600字
- 1. 关于春天与疫情的作文,600字
- 2.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作文600字怎么写
- 3. 【我看传染病作文】
- 4. 我看传染病作文
- 5. 根据埃博拉疫情写篇新闻
- 6. 根据南方旱情 写一篇作文 600字以上
- 7. 与流感同行600字命题作文
- 埃博拉病毒的历史报告
2018年8月适合去非洲刚果吗非洲刚果埃博拉疫情严不严重
非洲其实也是人们常去的一个旅游国家,非洲也的确有着很多美丽的风景,但是最近看新闻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到了,非洲出现了一种比较危险的疫情,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还适不适合去的朋友,就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虽然说非洲并不是一个国人经常去旅游的一个地方,但是也终归还是有的,并且也有人在那里工作,本篇小编要跟大家说的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2018年8月非洲刚果还可以去吗
非洲刚果这段时间不太适合去,因为那边有了一种疫情,而且目前呈现不好的趋势,去了肯定是会有一定的危险的。
哎,其实像这种时候,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我感觉都是值得同情的,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

8月5日,刚果(金)北基伍省再次爆发埃博拉疫情,已致33人死亡。
现已报告43例埃博拉感染病例,包括13例确诊病例及30例疑似病例。
本次爆发的疫情或因扎伊尔型分支埃博拉病毒引发,这种类型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最高。
非洲卫生状况太差一些地区什么都吃病毒肯定找上门啊,而且非洲医疗又差。
这种新闻就该多上热搜。
之前北极熊那个也是。
多关注环境社会。
想想是真的恐怖,才说了什么猪疫,现在埃博拉又卷土重来。
这时候可千万别出现假疫苗,去那里的医生很伟大。
病情再次爆发,海关应该严格把控了,希望病情可以控制,也希望得病的人早日康复。
网友评论
科学汪:还记得当年中国非典,不知道有多少的人奋斗在前线,相信吧,病魔早晚会输给人类!
不甘失败的卢瑟:广州要加强入境检查,真的很怕引进这种带病毒的。
球球桃QQ:想起看黄秋生演的电影这种电影!!!人生阴影啊,其实是最后他报复社会,走在大街上冲别人吐口水,吐一个传染一个。
唯我爱你胜过爱自己:虽然可能不太好听,但还是希望限制入境一下,毕竟中国人口这么多愿平安。
看了讲埃博拉病毒的纪录片,真的太可怜了,特别佩服无国界医生。
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共死了多少人
历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一亿三千五百万人左右。
鼠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曾被称为黑死病,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
1、第一次鼠疫大流行
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走上亿条生命。
疫情起源于埃及的西奈半岛,542年开始在君士坦丁堡爆发。
当时的君士坦丁堡是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多的城市,很多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队、船队在此聚集。
因疫情爆发适逢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故此次瘟疫被后人称为“查士丁尼瘟疫”。
其影响范围随地中海而向西延展,使众多地中海岸的国家和地区饱受疾病折磨之苦,因此有时又称其为“地中海瘟疫”。
但是在那时,人们不知道这是鼠疫。
2、第二次鼠疫
从14世纪中叶开始,持续近300年,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欧洲人普遍认为传染源是蒙古人带来的。
1348年疫情又传到法国、西班牙和英国,1348年~1350年再东传至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最后在1351年传到俄罗斯西北部。
此后,在十五、十六世纪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袭欧洲。
此次鼠疫流行前后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
欧洲死亡两千五百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其人口的半数。
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两千人,一个月后竟达八千人。
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
这次鼠疫大流行在历史上称为“黑死病”。
整个欧洲大陆因此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3、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从19世纪末期开始,20世纪30年代以后结束,全世界因鼠疫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从中国南部、孟买开始,最后汇聚于当时的北满地区。
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的鼠疫,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销声匿迹。
这次疫情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全世界因鼠疫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此次疫情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
这次流行的特点是疫区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家养动物中也有流行。
扩展资料:
鼠疫的症状体征
1、轻型: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2、腺型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
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
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
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
3、肺型可原发或继发于腺型,多见于流行高峰。
肺鼠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
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
肺部可以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减低,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称。
未经及时抢救者多于2~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
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4、败血症可原发或继发。
原发者发展极速,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象严重。
迅速进入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至3天内死亡。
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之首是哪一个?
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之首是哪一个?
一、几种致命瘟疫的疫情概况天花。
公元前1100多年前,印度或埃及出现急性传染病天花。
公元前3~前2世纪,印度和中国流行天花。
公元165~180年,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1/4的人口死亡。
6世纪,欧洲天花流行,10%的人口死亡。
17、18世纪,天花是欧洲最严重的传染病,死亡人数高达1.5亿。
19世纪中叶,中国福建等地天花流行,病死率超过1/2。
1900~1909年,俄国因天花死亡50万人。
鼠疫。
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
有专家认为此疫即鼠疫。
历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始于公元6世纪,源自中东,流行中心为近东地中海沿岸,持续近60年,高峰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
最令人恐怖的是第二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史称“黑死病”,1348~1351年在欧洲迅速蔓延,患者3~5天内即死,3年内丧生人数达6200万(有的说是30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其中威尼斯减70%,英国减58%,法国减3/4。
1348年疫情高峰时,佛罗伦萨、威尼斯、伦敦等城市的死亡人数均在10万以上。
此次“黑死病”延续到17世纪才消弭。
流行范围较广的是第三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
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
其中,印度最严重,20年内死亡102万多人。
此次疫情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
当今,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还时有出现。
霍乱。
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规模流行的世界性霍乱共发生8次,地区性流行也出现过几次。
1817~1823年,霍乱第一次大规模流行,从“人类霍乱的故乡”印度恒河三角洲蔓延到欧洲,仅1818年前后便使英国6万余人丧生。
1826~1837年,霍乱第二次大流行,穿越俄罗斯并先后到达德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
1846~1863年,霍乱第三次大流行,波及整个北半球。
1865~1875年,霍乱第四次大流行,由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船所引发。
1883~1896年,霍乱第五次大流行,到达了埃及。
1910~1926年,第六次霍乱大流行。
1961年出现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始于印度尼西亚,波及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逾350万。
1992年10月,第八次霍乱大流行,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短短2~3个月就报告病例10余万,死亡人数达几千人,随后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1997年9月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仅1998年的头3个月乌干达就报告病例例,肯亚报告病例例。
流感。
1510年,英国发生有案可查的世界上第一次流感。
1580、1675和1733年,在欧洲均出现大规模流感。
1889~1894年,“俄罗斯流感”席卷整个西欧。
最致命的是席卷全球的1918~1919年流感。
它可能源于美国,1918年3月11日美国的一个军营107名士兵首次发病,不到两天即有522名士兵被感染,一周之内各州均出现病例,数月传遍全国,但未被引起高度重视。
4月,流感相继传至欧洲、中国、日本。
5月,流感遍布非洲和南美。
9月疫情达到高峰。
10月,流感便使美国的死亡率达到了创纪录的5%。
当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67.5万人死亡。
全球约有2000~5000万人在这场流感灾难中丧生。
18个月后,这场疾病离奇地消失。
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也波及世界多个地区。
“亚洲流感”在美国导致7万人死亡,“香港流感”使美国3.4万人因感染致死。
1977~1978年的“俄罗斯流感”始流行于前苏联,后又波及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
其他主要传染病。
结核病已使2亿人死亡;疟疾仅在1997年就与厄尔尼诺现象一起造成150~270万人死亡;登革热于1981年使古巴30多万人患病,至今还时有发生;而埃博拉病毒造成的死亡率则高达78~88%。
此外,伤寒、西尼罗河病毒、梅毒、艾滋病、军团菌等,也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电脑病毒的起因感染的病毒型别及传播方式,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 防毒软体没有更新的情况下访问到被挂马的网站。
2. QQ、MSN欺骗诱导使用者点选有病毒的连结。
3. 开启病毒邮件包含的附件。
4. U盘病毒传播。
5. 清理病毒的时候没有全盘扫描,造成病毒清理不完整。
6. 未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人类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的是什么烈性传染病
西班牙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变异引起的“西班牙大流感”,由于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而因此得名。
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近4000万,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而现在已消失的传染病
天花。
早在30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已经完全消灭了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天花。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世界上最后一批天花病毒至今仍储存在美国和俄罗斯的研究机构里。
世界卫生组织曾举行会议,考虑限期销毁这批病毒,以杜绝潜在的危险。
但美俄对此表示反对,坚称保留这批样本可以研制出更好的疫苗,以防范日后恐怖分子发动的生化袭击。
天花曾是人类的死敌,数千年来夺走数亿条人命,许多人还因它失明或脸上布满麻坑。
直到1796年,人类才研发出天花疫苗,之后又花了近200年才根绝此病。
但目前,全球仍有500多株天花病毒,其中400多株存放在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另外100多株存放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维克托国家病毒实验室。
据悉,这两个机构戒备森严,天花病毒被冷冻在-70℃的容器里。
在过去的20年间,要不要彻底消灭天花病毒数度引发激辩。
美国宣称,恐怖分子可能把天花病毒变成武器,对付从未接种疫苗的新一代人类,因此须保留病毒样本,以研发对抗天花的新药剂或疫苗。
俄罗斯的立场也差不多。
不过一些发展中国家持相反意见。
有国家指出,这些病毒一旦被恐怖分子盗走,后果不堪设想。
在人类历史上,造成减员数量最多的传染病是鼠疫还是天花?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1、黑死病(1347-1351)。
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
普遍认为是由一种名为鼠疫的细菌造成的。
但最近有人认为是由其它一些疾病引起的。
关于鼠疫的起源在专家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黑死病开始于十四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或中亚。
在随后的数年内由商人和士兵携带到俄罗斯南部克里米亚。
在十四世纪四十年代,流行病从克里米亚传到西欧和北非。
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为2500万到5000万。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面板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
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
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
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
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
但是,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
以以后的40年中,它又一再发生。
14世纪20年代当此瘟疫细菌再次爆发之前,它已经在亚洲戈壁沙漠中潜伏了数百年,之后迅速随老鼠身上的跳蚤中的血液四处传播,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亚和土耳其,然后由船舶带到义大利,进入欧洲。
欧洲密集的人口成了此疾病的火药筒。
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2、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指1855年始于中国云南省的一场重大鼠疫。
这次世界性大流行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前两次而出名。
这场鼠疫蔓延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先从云南传入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后,这些地方死亡人数就达10万多人。
中国南方的鼠疫还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传到美国旧金山,也波及到欧洲和非洲,在10年期间就传到77个港口的60多个国家。
单在印度和中国,就有超过1200万人的人死于这场鼠疫。
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这次大游行一直延延续到1959年,这时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减少到了200个左右。
这次流行的特点是疫区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家养动物中也有流行。
几乎所有的中外学者都一致认为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起源于云南,并认为云南是一个古老的家鼠鼠疫疫源地,但又都断言云南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认为云南的鼠疫是输入性的。
即从印度和缅甸直接或辗转传入的。
然而,1974年,云南鼠疫工作者从云南剑川县的中华姬鼠中分离出鼠疫菌,证实了滇西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学者们称为滇西纵谷大绒鼠齐氏鼠疫源地,这为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提供了进一步的的科学根据。
现在,鼠疫已非常罕见,但并不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它仍然会在鼠类之中传播,一有机会还会传播给人。
在20世纪80年代,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每年都有发生鼠疫的报道。
1996年印度爆发的鼠疫还成了世界性的重大新闻。
目前,每年大约有1000到2000人感染鼠疫。
即使在美国,平均每年也会有10多人从野外鼠类感染鼠疫,1/7的患者死亡。
尽管鼠疫已非不治之症,也容易控制,但是历史惨剧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却难以消除,它仍然被许多人视为最恐怖的疾病。
3、查士丁尼瘟疫(541-542)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它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
但是此次瘟疫对拜占庭帝国的破坏程度很深,其极高的死亡率使拜占庭帝国人口下降明显,劳动力和兵力锐减,正常生活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还产生了深远的社会负面后果,而且对拜占庭帝国、地中海、欧洲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4世纪以后,曾经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渐渐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雄距东部的拜占庭帝国的历代皇帝一向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自居,所以一直试图收复失地,重新统一罗马帝国,再现往日的辉煌。
到公元6世纪时,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决定采取行动实现这一梦想。
于是,查士丁尼于公元533年发动了对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战争。
然而就在他横扫北非、征服义大利,即将重现罗马帝国辉煌的时候,一场空前规模的瘟疫却不期而至,使东罗马帝国的中兴之梦变为泡影。
公元541年,鼠疫开始在东罗马帝国属地中的埃及爆发,接着便迅速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区。
当时出现了许多诡异恐怖的情景:当人们正在相互交谈时,便不能自主地开始摇晃,然后就倒在地上;人们买东西时,站在那儿谈话或者数零钱时,死亡也会不期而至。
而最早感染鼠疫的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贫苦人,鼠疫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万人不幸死去。
官员在极度恐惧中不得不向查士丁尼汇报,死亡人数很快突破了23万人,已经找不到足够的埋葬地,尸体不得不被堆在街上,整个城市散发著尸臭味。
查士丁尼自己也险些感染瘟疫,在恐惧之中,他下令修建很多巨大的能够埋葬上万具尸体的大墓,并以重金招募工人来挖坑掩埋死者,以阻断瘟疫的进一步扩散。
于是,大量的尸体不论男女、贵贱和长幼,覆压了近百层埋葬在了一起。
鼠疫使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
它还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直到1/4的罗马人口死于鼠疫。
这次鼠疫引起的饥荒和内乱,彻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走向崩溃。
肺结核和淋病哪一个是重点传染病,哪一个是常见传染病?
肺结核!淋病不要乱来就没事了!
英国历史上的传染病及影响
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
黑死病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
1347年在西西里群岛爆发后,在3年内横扫欧洲,并在20年间导致2500万即相当于一半欧洲人的死亡。
黑死病沿着战争和贸易的路线不断传,沿途的城市和乡村完全毁灭,全球的政治、经济受到致命性打击。
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共有多达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席卷欧洲,英国也有波及吧。
还有霍乱,天花,疯牛病这些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
人类历史上最厚的书是哪一本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 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厚的书,曾经被英国人认为该书 的权威性仅次于“上帝”。
《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产物。
当地的书商和印刷工人科 林•麦克法卡尔和雕刻家安德鲁•贝尔决定以“绅士协会”的名义发表一套 工具书。
他们聘请了当时28岁的威廉•斯梅利,让他以200英镑为报酬编辑 一部三卷、共100章的《大英百科全书》。
第一卷是1768年12月出版的,售价六便士。
1771年三卷通通完成,共2391页,包括160幅铜板雕刻,全部出售量为3000套。
世界历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
一、像羊群一样地死亡著 雅典大瘟疫 “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著。
病人裸著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
由于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
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
”公元前430年的一天,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如此记录了这场席卷整个雅典的瘟疫。
这场瘟疫是人类历史上记载较详尽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导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二、多种瘟疫集体爆发 安东尼瘟疫 公元2世纪中期,伤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瘟疫,一起袭击了安东尼统治下的罗马帝国。
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称,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000人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
最后,整场瘟疫导致罗马本土1/3人口死亡,总死亡人数估计高达500万。
三、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查士丁尼瘟疫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开始于公元541年,最初是先在东罗马帝国属地的埃及爆发,接着迅速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地区。
君士坦丁堡 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
大量尸体不论男女、长幼和贵贱,覆压了近百层,埋葬在一起。
这场鼠疫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1/4的东罗马帝国人口死于鼠疫。
四、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 欧洲黑死病 “黑死病”于1347年在西西里群岛爆发后,在3年内横扫欧洲,并在20年间导致2500万欧洲人死亡。
患者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面板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故称为“黑死病”。
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共有多达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五、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杀 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
研究者指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
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
六、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 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 1648年,墨西哥的Yucatan半岛首次爆发大规模黄热病。
此后的两个世纪里,黄热病在美洲、非洲及少数欧洲国家流行,故又称为“美洲瘟疫”。
此病传播媒介为伊蚊,是出血症的重要起因 黄热病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
(进入一感染国,或从感染国出境去一非感染国时,必须出示黄热病免疫接种证书。
)
七、无法估量的损失 霍乱横行的19世纪 霍乱共有7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录。
第一次始于1817年,随后的5次爆发,均发生在19世纪,故被称为“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
霍乱导致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仅仅印度,在100年间就死亡3800万人,欧洲则仅在1831年里就死亡90万人。
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在1832年英国霍乱平息之后,追查到了伦敦霍乱爆发的根源——一台已经被污水污染的水泵,由此证实了水源为霍乱途径之一。
八、20世纪人类的噩梦 西班牙大流感 由禽流感病毒变异引起的“西班牙大流感”,是20世纪人类的噩梦。
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近4000万,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
九、战争的帮凶 俄国斑疹伤寒 1917年10月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斑疹伤寒严重流行,约300万人死亡。
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蝨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每况愈下,军纪松懈,而疏于驱除蝨子,最后导致东战线上发生大规模斑疹伤寒的流行。
蔓延到俄国境内,适逢俄国因革命而动荡不堪,瘟疫迅速传开。
十、仍在肆虐的瘟疫 疟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欧洲部队发生了疟疾大流行,特别是在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
现在,疟疾已成为全球最普遍、最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每年全球约有3亿宗病例发生,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研制出疟疾疫苗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但2006年,Joe Cohen发明了首个有效的疟疾疫苗。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传染病的人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
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秦太医李酰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河北省《博野县志》载:其墓在博野芦村,毁于大跃进时期。
水痘是哪一类传染病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属于《其他法定传染病和重点监测传染病》,不在甲、乙、丙类传染病之规定之列,报告时限为24小时。
根据这次疫情写作文600字
1. 关于春天与疫情的作文,600字
在2019快临近春节的日子里,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大家因此只能宅在家中学习,休闲,上网课。
本来一个热闹的春节显得那么单调,那么无聊。
在这样等待。
等待春天赶快到来的日子里。
我们能及时地及早地控制住病毒,那时候将会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色满园,落红如雨,千树琼花,草长莺飞,兰馨蕙草,杨柳拂提,碧波涟漪。
终于经历了无数的期盼之后,我们盼来了这一天,疫情被我国的医学专家基本上控制住了,春天也悄然的到来,爷爷兴奋地打来电话说,乡下也解封了。
爸爸在艳阳高照的一天,带我们去了老家春游。
午饭之后我便去寻找春天的足迹,我悠然自得地漫步着,我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油菜花田,油菜花的身上有种诱人的金黄色远远的望过去金灿灿的一片耀眼极了,也许那就是春天的颜色了吧,油菜花还散发着一种它本身就特有的那种气味,也许那就是春天的气味了吧,春天,你好,我在油菜花中发现了你,在小河边我也发现了你,小鱼儿欢快地游,在枝头,我也发现了你,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仿佛在说:“春天到了,太好了。
”妹妹们手拉着手,一边奔跑,一边唱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走着走着就开始连蹦带跳,特别特别开心。
现在春天真的来了,代表着抗疫的日子也快要结束了,春天十分美好,但是抗议的过程也十分不容易。
不出门,不聚餐出门必须要带上口罩,在家要经常开窗通风透气,勤洗手,将手上的病毒消除在下雪天不要用手去摸雪,因为它可能会带有空中的病毒,出门回来后要多用消毒水消一消毒。
现在疫情被控制住,解封不是放松,零新增并不是零风险,不能放松警惕,加油,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斗。
2.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作文600字怎么写
2020年的春节,本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把我们节日的气氛一下子从欢乐变成了恐慌和不安。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严峻,也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担忧。
妈妈买了除夕去徐州爷爷家的高铁票,并打算在初四回家。
原本去的票是一票难求,但临行前一天爆发了武汉危急疫情,并实行了封城。
这项举措打消了许多人的出行计划。
我们按计划上车后,发现原本四五十人的座位,只坐了寥寥数人。
而且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彼此远离!我们的心中不由添了一丝恐慌。
在徐州的日子也过得不安心,妈妈了解到徐州有94个从武汉学习回来的学生,这个情况似乎是个定时炸弹。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家里蹲,我们仓促改签,在徐州待了一天,就“逃”回了家!
回家后,我们马不停蹄全副武装去超市囤货,超市散发着浓郁的84味,让人不由联想起严重的疫情。
可是货架上的东西寥寥无几,方便面也只剩了稀稀拉拉的几包。
我们只好将就拿了一些,又买了许多其它可保存的食物。
到家后,有洁癖的妈妈拿消毒水上上下下地喷,每种物品都拿消毒纸巾擦拭完再保存!感觉都有强迫症了……
在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要谨记钟南山爷爷的防护要求:勤洗手,多喝水,多通风,不到万不得已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聚会……许多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在前线奋战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善举也激励着我们。我们务必众志成城,全国上下一起做好防控工作,打胜这场战役——努力将冠状病毒打趴下!
加油!加油!加油!
3. 【我看传染病作文】
传染病,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个可怕的词汇,因为它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互相传染,所以使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而我看来,传染病并不可怕,关键是你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它。
就说我们最常见的传染病——流感吧,它从古至今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健康。
在古代,它可以威胁人们的生命,然而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屈服,而是尝遍了百草,最终用普通的草药征服了它。
自从人类发明了化学药剂,虽然它有时还光顾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完全有能力制服它,它再不能逞凶了。
再说说2003年在我国一度逞凶的“非典”吧,因为历史从未有过这种病史,所以治疗比较棘手。
然而中华民族的白衣天使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不屈不挠的与其作斗争。
虽然至今尚未找到一种能彻底治疗“非典”的方法,但毕竟患非典的患者都成功出院,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非典”最终还是被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舍生忘死的精神压倒了。
到了2005年的今天,“流脑”又光顾了我们美好的家园。
但我们能被他征服吗?不!绝对不能!虽然“流脑”死亡率高,但它毕竟是失败者,人类已研究出制服它的方案,只要我们作好预防工作,积极注射疫苗,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它。
我坚信:人类一定能战胜它! 人类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任何天灾人祸都不能阻止其发展。
区区传染病,有何惧哉!让我们昂首挺胸去迎接新的挑战吧。
4. 我看传染病作文
一说起“非典”,人人都为之色变。
因为“非典”曾经使中国无数的家庭走向了生离死别。
说起“非典”的威力和传染速度,真让人不寒而栗,但是再厉害的病毒终究会被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而压倒:“非典”不久也便销声匿迹了。
现今人们快乐了,幸福了,再不被“非典”所困扰了,但是在人们疏于防备之时,死亡之门又被撞开了一条缝隙——出现了“流脑”。
什么是流脑?怎样传播?症状怎样?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流脑”病毒隐藏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一旦引起感染,如果不及时抢救,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般症状表现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流脑”一般倾向于15岁以下的儿童,病情常分为普通型和爆发型两种,爆发型常在24小时内置人于死地。
其隐蔽性极高,常被人们误认为普通感冒,从而耽误了诊疗期,以至危及生命。
我们要用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去征服“流脑”。
人们常说“一物降一物”。
“流脑”也不例外,只要做好预防工作,“流脑”病毒再也不会光顾我们的身体。
“流脑”的预防主要是注意通风,保持个人卫生,多晒太阳,合理饮食。
我相信:只要我们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阳光总会灿烂!让健康遍布全国,让笑容挂满脸颊,让幸福和快乐永存。
5. 根据埃博拉疫情写篇新闻
你好!可以这样写: 1995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十五),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
埃博拉(Ebola),是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爆发的部落,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2014年非洲爆发此病毒疫情中,这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已导致932人死亡。
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埃博拉病毒。
在非洲,人们因处理受感染患病或者死去的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而导致感染。
很重要的是要减少接触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包括捡拾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或处理其生肉。
一旦有人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发生接触,就可能在社区造成人际传播。
当人们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其它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 *** )直接接触时就可导致感染。
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埃博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时,也可发生感染。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1)医务人员;(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3)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4)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以了解免疫受损者或者伴有其它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该病毒。
在诊所和医院、社区集会或家中,均可通过采取保护性措施而减少暴露于病毒的机会。
严重病人需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
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
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有些病人在得到适当的医治后可康复。
由于没有针对埃博拉的特异性药物,最佳治疗方法就是由医院卫生工作者在严格的感染控制程序下,对病人提供强化支持性治疗。
根据推荐的防护措施可以控制进一步感染。
为便于控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当与其他病人隔离开来,并由采取了严格感染防护措施的卫生工作者对其进行治疗。
对埃博拉病毒是否能诱导感染的个体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尚存在争议。
预防主要是隔离患者,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埃博拉病毒由于自然选择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新的、毒力更强的变种,并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引起全球大流行,故尽早确定病毒的自然宿主,建立快速诊断方法及研制疫苗均对预防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及时做好疾病的预防,不再让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望采纳!!。
6. 根据南方旱情 写一篇作文 600字以上
友情提示:楼主请不要抄作文用去交作业额~~。
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冬天,我们都在盼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冰融雪化、鸟语花香,是人间最美的画面。
然而,这个春天。
却给了我们一个大的震撼:
贵州、云南连续九个月没有降雨,造成了干旱。
今年的贵州频频停水,去逛街都可以看见许多人拎着桶回家,一有水就大桶小桶地接,现在的干旱已不只是停水那样简单了,农村土地干涸、庄家都被晒死了,已至于国家让抗旱专家带来抗旱剂出面解决问题。
以前,我们随意浪费水资源:不关水龙头、玩水…。
.今年,这个不平凡的春天让我们领悟到了谁的重要性。
有的地方不断停水,国家已拨款建水井、打水泵。
另一些地方水源已无,于是,只有派消防车拉水去供应,而且每个人只有十斤水,就算再节约,这点水也是不够用的。
在这个春天里,使我们响起了从前,那时,不会停水,不会干旱。
庄稼都长得好好的,蔬菜都水灵灵的,小草发芽了;花开了;小鸟快乐地歌唱着;我们在草地上玩着。
一切都是那么平静,那么美好。
可今年,一个噩梦把这些全打破了,土地干涸、裂开,草没有发芽,花没开,工我们万的草地变成了土坡,原来便宜的蔬菜价格翻了几番,而且再也买不到水灵灵的蔬菜了。
如果我们以前多节约一些水再多种一些树,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我们会铭记——这个不平凡的春天。
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如果再不节约用水,再不多种树,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到将来、将来、在将来…。
.
7. 与流感同行600字命题作文
气温是越来越低,天气也越来越来冷,流行性感冒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偷袭我们的身体,是我的精神萎靡不振,寝食难安。
我们在学校里玩陀螺时间非常有趣事情,可是只要我们之间有一个人得了流感,同桌和周围的所有人肯定会被传染上,而它的传染性总是会让人始料不及的,没准打个喷嚏你就已经被传染上了,简直就是瘟神来袭。
上个星期天,我也被流感传染了,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就已经感到头晕乎乎的,什么也吃不进,吃进去了也吐出来。
妈妈也觉得我有些不对劲了便拿出体温表对我说:“儿子,自己把体温量一下吧!”于是我慢吞吞的将体温表放入了口中,经过了五分钟漫长的等待,我将嘴里的温度计个妈妈看时,她大惊失色的说:“哇!怎么体温一下子变成了39。
5·C那么高啊!”说着妈妈立刻帮我穿好衣服说:“儿子快走,我去医院吧!”于是我和妈妈爸爸顶着寒风来到了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说:“去验个血,再去做个B超吧!”等我妈妈把我的验血报告和B超单子拿过来个医生看时,医生说:“去2楼挂盐水吧!”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预备区,那里已是人山人海。
我看见注射阿姨拿着的那根闪亮的银针是我的腿已经开始软了下来,耳根中一次次回响着小孩的哭声和惨叫声。
“唐洲名”一名医生喊着我的名字,我慢慢地挪动到了椅子前,十分紧张的把手伸了过去。
医生说:“把手握紧!”可我这时候一点劲也是不上来,我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可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又把眼睛睁开了一下,只见针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扎进了我的静脉,疼痛也随之而来了。
不一会儿,痛觉也渐渐麻木了,我和几个病友聊了起来。
这时,我妈的手机响了,原来是我们的老班——仲老师发来了一条短信,祝我早日康复。
我一定要战胜流感,并且把这些防御流感的知识告诉别人,不要让流感侵入我们的身体,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我吧!O(∩_∩)O哈哈~。
埃博拉病毒的历史报告
实验室感染:有报道明确的埃博拉实验室感染至少有2次,一次为1976年,英国Porton Down微生物研究所(RME),一工作人员实验室内转移埃博拉感染的豚鼠肝匀浆时针头刺入大拇指而感染。
另一次为2004年5月俄罗斯维克托实验室,一女科学家意外被感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扎破手指,感染发病死亡。
1976年6~11月。
苏丹南部,共发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为53%。
1976年9~10月间在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周边地区,发现318个病例,280例病死,病死率88%。
85例因共用注射器感染,继发者为医护和病人亲属。
1979年在苏丹的恩扎拉地区,发病33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67%。
1994年6月在加蓬的明克伯、马科库地区及热带雨林采金区,发病49例,死亡31例,病死率63%。
1995年1月起在刚果(金)暴发流行。
1995年4月在刚果(金)基奎特市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发病315例,死亡245例,病死率77%。
继发病例多为治疗和护理人员,占所有病例的25%。
1996年2月~1997年1月在加蓬北部,发病60例,死亡45例,病死率75%。
66人/97人流行源于接触了1只丛林中死亡的黑猩猩的21名村民,继发病例都参加病死者传统的葬礼。
2000年8月~2001年1月在乌干达北部的古卢、Masindi及Mbarara。
共发病425例,死亡224例,病死率53%。
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布)]和加蓬,共发病123例,97例病死,病死率为79%。
2002年12月~2003年4月底,刚果共和国共发生感染病例143例,病死128例,病死率89%。
流行原因与人类狩猎活动有关,与黑猩猩和其他哺乳动物接触而感染。
2005年4~6月,在刚果(布)发病12例,发现9例病人均死亡。
经尸检取样化验后证实。
2012年7月31日(当地时间),乌干达发现三例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例。
截止当地时间8月3日,已确诊53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至少16人死亡。
另有312人被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而被隔离。
1名因疑似病例而被隔离在医院接受检查的囚犯逃跑 。
2014年,肆虐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惊人。
病毒至4月1日 已造成82人死亡。
截至4月14日在几内亚已出现168名感染者,其中108人死亡。
2014年7月,尼日利亚出现首宗输入型埃博拉病毒病确认病例,患者于7月25日在拉各斯市死亡。
26日,尼政府宣布将尼传染病警戒提升至红色级别,并要求所有海陆空口岸实施埃博拉病毒病监测,采取相应卫生检验检疫措施。
2014年7月27日,利比里亚一名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利比里亚医生死于埃博拉病毒,另有一位美国医生已感染此病毒,正在接受治疗。
截止2014年7月28日,此次疫情已经在西非导致672人丧生,是有记录以来丧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2014年7月29日,塞拉利昂卫生部门确认,领导塞拉利昂对抗有史以来最严重一次埃博拉疫情的医生于当地时间7月29日因感染埃博拉病毒逝世,年仅39岁。
舍克·汗(Sheik Umar Khan)亲自救治了一百余名患者,在他逝世之前,已经有数十名当地医疗工作者牺牲。
据世卫组织统计,这种烈性传染病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其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内出血和外出血。
迄今为止本次爆发的死亡率为56%,但历史上最高可达90%。
2014年8月4日,尼日利亚卫生部长丘库宣布,尼日利亚境内已确诊第二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患者为南部城市拉各斯的一名医生。
第二例感染者与第一例有关,是为第一例感染者进行治疗的两名医生之一。
2014年8月6日,尼日利亚卫生部长丘库在阿布贾宣布,尼日利亚南部城市拉各斯的一名护士被确诊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
这位护士曾经照顾并密切接触过之前在拉各斯被确诊感染的利比里亚官员索耶,她于5日晚间被确认死于埃博拉出血热。
2014年8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公布死亡人数为932人,但这可能存在统计遗漏、故意隐瞒等问题。
2014年7月30日,一名从肯尼亚返回中国香港的女子被曝出现类似埃博拉病毒病征,已被隔离治疗,虽然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随后表示该女子病征未符合怀疑病例的定义,但依然未消民众恐慌,香港卫生署咨询热线被民众打爆。
2014年7月25日,一名利比里亚官员索耶,在尼日利亚一家医院内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病毒跨境”的担忧。
利比里亚财政部顾问索耶上周乘飞机抵达尼日利亚拉各斯。
上飞机前他还没有出现任何病毒感染症状,但没到目的地就开始呕吐、腹泻。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8月6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计病例数达1779例,其中961例死亡。
2014年8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称,埃博拉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229人死亡,仅在3天内就造成84人死亡。
在3天内,受感染的病例增加113例,使得总数达到2240人。
利比里亚是疫情蔓延最快的国家,新近增加48个感染病例,与53例死亡病例,使得该国受感染病例达到834人,其中466人死亡。
三天内,死亡人数增加84人,被感染病例增加113人。
此前逃离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隔离中心的17名病毒感染者现已被找到,但当地的诊所拒绝接收这些人。
这17名病毒感染者包括一名10岁的小男孩,由于疑似携带埃博拉病毒已被当地的收留中心赶出,艰难地忍受着高烧的折磨。
2014年8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28日发表最新通报说,埃博拉疫情继续肆虐,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已经有3069人感染,其中1552人死亡。
2014年9月17号,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称,西非地区已有超过2500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病毒感染人数超过5000人。
世卫组织同日发布的抗击埃博拉疫情战略路线计划中说,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是已报告感染人数3069人的数倍。
世卫说,这次埃博拉疫情爆发导致的病毒感染总案例数可能超过两万人。
截止2014年9月25日,西非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导致逾3000人死亡。
最新数字显示,该地区有6,500人据信已被感染。
利比里亚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有大约1,830人病死。
美国已经向利比里亚派遣大约3,000士兵,帮助对付这一疾病。
一些研究警告,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人数可能会在11月初超过两万。
西班牙卫生部2014年10月6日通报说,一名西班牙护理人员在马德里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成为首例在欧洲境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
本文系发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梅花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