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要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2025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重要会议,明确今年10月将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将审议多项重要议题,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以及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此次会议标志着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向上的进一步明确,也为下半年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2. 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十四五”规划建议
    会议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并围绕如何推动“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展开讨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成效直接影响到未来几年的发展格局。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研判,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强调要确保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

  3. 习近平强调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议中明确提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他特别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提升灵活性和预见性。这一系列要求不仅体现了对经济形势的深刻把握,也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4. 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强化政策连续性与灵活性
    为了更好地凝聚各方智慧,中共中央于7月23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及无党派人士代表参会。会议上,大家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策制定要兼顾连续性和灵活性,既要保持稳定,又要适应变化,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国内外动态:多领域举措展现国家治理与国际形象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全球发行,传递治国理念
    2025年7月3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由外文出版社正式出版,以中英文版本面向全球发行。这部著作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发展道路和治理经验提供了重要参考。其全球发行不仅是对国内政策的宣导,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

  2. 中俄联合军演及巡航,展示军事合作与战略意图
    8月,中俄两国海军将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此次演习结束后,双方还将组织第6次海上联合巡航。这一系列行动体现了中俄在军事领域的深度合作,也展示了两国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的共同立场。相关举措不针对第三方,符合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的普遍期待。

  3. 中国海警加强金门附近海域执法,维护渔民权益
    7月30日,福建海警在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自7月以来,福建海警持续加强该区域的执法力度,结合海洋伏季休渔专项行动,有效保障了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渔民合法权益。此举不仅强化了海域管控,也为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现实支撑。

  4. 驻港部队庆祝建军节,彰显国防力量
    7月30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昂船洲军营举行建军节招待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活动简约而庄重,充分体现了驻港部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样的形式,进一步凝聚了爱国爱港的力量,增强了香港市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5. 军事训练频次提升,增强实战能力
    近期,东部战区空军某部联合海军某部开展多课目舰机联合训练,涵盖着舰飞行、悬停加油、协同搜救等多个实战化项目。同时,空军航空兵某部也组织了高强度空中对抗训练。这些频繁的军事演练,不仅提升了部队的作战水平,也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6. 柬埔寨边境停火监督机制启动,促进地区稳定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马莉淑洁达表示,由马来西亚派出的代表团将于7月30日在柬泰边境部署观察员小组,负责监督停火执行情况。这一举措是推动地区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为区域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7. 地震引发海啸警报,全球关注自然灾害影响
    7月30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东部海域发生里氏8.7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这是自1952年以来该地区最强的一次地震。受此影响,多个国家在30日发布海啸警报,全球范围内的关注随之升温。此次事件再次提醒人们,面对自然灾害,国际合作与预警机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