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严控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保障疫情防控安全
    1.1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政策详解
    北京当前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实施了严格管控措施。对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原则上不允许进入北京。若确需进京,必须持有登机或登车前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抵达北京后进行为期14天的健康监测。同时,在抵京当日及满7天时还需进行两次核酸检测。这些措施旨在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确保首都的安全稳定。

1.2 北京现有中风险地区名单及分布情况
目前,北京共有39个中风险地区,分布在多个区县。包括房山区、海淀区、丰台区、通州区、朝阳区等区域的特定街道和小区。这些区域的居民需要特别关注自身的防疫要求,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相关部门也会根据疫情变化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及时发布最新信息。

1.3 铁路与航空管控措施加强,确保进出京人员安全
为了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防线,铁路和航空部门加大了对进出京人员的管控力度。所有进(返)京旅客在进站时将接受100%测温,并查验“北京健康宝”。非绿码人员将被劝阻登车,未安装“北京健康宝”的旅客需现场下载并查验赋码状态。列车上也会加强验证验票工作,确保每位乘客的信息可追溯。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防控效率,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安全的环境。

  1. 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升级,多领域实施严格管理
    2.1 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要求进一步细化
    北京对所有进(返)京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更加具体。对于被确认为密接或次密接的人员,不仅本人需要隔离,与其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员也要接受闭环管理,确保不扩散风险。同时,这些人员在隔离期间不得参与任何聚集性活动,避免交叉感染。这样的管理方式让防疫工作更精准、更高效。

2.2 旅游业务暂停,防范疫情输入风险
为了防止疫情通过旅游途径传播,北京继续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开展出入境团队旅游以及“机票+酒店”相关业务。此外,所有旅游服务单位不得接待有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也不得为其提供来京“机票+酒店”服务。这一举措有效减少了人员流动带来的潜在风险,保障了城市的安全运行。

2.3 来京就医管理强化,保障医疗系统安全运行
针对来京就医的人员,北京各大医疗机构加强了筛查力度。无论是外地患者还是其家属陪护人员,都要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接触史询问,并进行核酸检测。无论患者是来看什么病,只要来自风险地区,都会被重点关注。同时,医院还扩大了远程医疗服务,减少非必要人员聚集,确保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升整体防控能力。

北京禁止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北京现有39个中风险地区)
(北京禁止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北京现有39个中风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