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全市娱乐场所大检查,开展娱乐场所大检查
1. 北京启动全市娱乐场所大检查,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1.1 大检查背景与工作部署
- 北京近期再次加强了对公共场所的防疫管理,尤其是在娱乐场所这一容易聚集的区域。
- 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决定自6月1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周的娱乐场所大检查。
- 这项行动旨在全面查堵防控漏洞,进一步织密社会面防控网络,确保市民健康安全。
- 检查工作由专项工作组牵头,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全市娱乐场所大检查的工作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和目标。
1.2 检查范围及重点任务解析
- 此次检查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影剧院、舞厅、KTV、游艺厅、网吧、酒吧、夜店、保龄球馆、健身房等各类娱乐场所。
- 重点任务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场所的基础信息台账,确保数据准确、更新及时。
- 同时,检查内容涵盖扫码查验情况、排查高风险场所以及查验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证明。
- 这些措施有助于精准识别潜在风险点,防止疫情通过娱乐场所传播扩散。
1.3 大检查时间安排与具体实施情况
- 检查从6月15日开始,持续至6月19日,为期五天。
- 在此期间,专项工作组不断细化排查流程,要求各区对辖区内娱乐场所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清查核实。
- 6月17日,专项工作组办公室下发通知,进一步推动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 整体来看,此次大检查不仅覆盖面广,而且执行力度强,确保每一处娱乐场所都纳入监管范围。
2. 多部门联动推进娱乐场所排查,确保防控无死角
2.1 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机制与信息台账建设
- 专项工作组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机制,确保排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 工作组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全市娱乐场所大检查的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任务重点。
-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台账,对全市娱乐场所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及时更新。
- 目前已梳理出11类娱乐业态,涵盖8584个娱乐场所,为后续精准排查提供了坚实基础。
2.2 各区落实“四方责任”,形成排查合力
- 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各街道(乡镇)积极行动,压实“四方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 各区按照统一部署,主动向前一步,加强条块对接,推动形成排查合力。
- 在排查过程中,注重从快从严从准从实从细,不留盲区、不存死角。
- 通过多部门协同配合,实现对娱乐场所的全面覆盖和动态管理,提升整体防控效能。
2.3 执法人员规模与检查成效数据公布
- 自6月15日起,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992人,形成强大执法力量。
- 检查范围覆盖5894家各类娱乐场所,确保每一家都接受严格排查。
- 通过现场检查、数据比对、信息核实等多种方式,提升排查精准度和实效性。
- 数据显示,此次大检查不仅规模大、覆盖面广,而且执行力度强,有效提升了娱乐场所的防疫管理水平。
3. “天堂超市酒吧”事件引发深查,强化娱乐场所监管力度
3.1 联合调查组对“天堂超市酒吧”的立案调查
- “天堂超市酒吧”因引发聚集性疫情,成为此次大检查的焦点。
- 市文旅、卫健、商务、市场监管、公安、文化执法等六部门迅速响应,成立联合调查组。
- 调查组依法对“天堂超市酒吧”进行立案调查,全面梳理事件经过及管理漏洞。
- 此次调查不仅针对涉事场所,更旨在通过典型案例推动全市娱乐场所加强防疫责任意识。
3.2 针对高风险场所的关停措施与整改措施
- 针对存在疫情防控隐患的娱乐场所,北京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关停。
- 地下空间和不符合防疫标准的场所被列为高风险区域,立即停止营业。
- 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场所整改到位、不留隐患。
- 通过关停与整改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娱乐场所整体防疫能力和安全水平。
3.3 强化扫码验码、核酸检测等防疫要求
- 北京明确要求所有娱乐场所严格落实扫码验码制度,确保人员信息可追溯。
- 所有进入场所的人员必须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验”。
- 各场所负责人需主动落实“四方责任”,确保防疫措施执行到位。
- 通过严格查验和动态管理,进一步筑牢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屏障,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本文系发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梅花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