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膝下的检讨书:跪着的孩子,站不起的教育尊严
办公室冰凉的地砖上,几个初中生跪伏在地,颤抖的笔尖划破纸张——当教育者手中的教鞭变成让人屈膝的棍棒,我们的教育还剩几分尊严?
江西吉安一所中学的监控画面刺痛了千万家长的心:英语老师刘某的办公室里,四名学生齐刷刷跪在地上写检讨,老师则端坐一旁监督。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6月17日的英语课上,只因学生未能完成单词默写。当视频在网络炸开,涉事教师轻飘飘的辩解更令人心寒:“只是想让他们长记性。”
01 跪地风波:当教育变成屈辱仪式
这起事件的脉络清晰得令人窒息:
6月17日上午:初二英语课默写测试,四名学生未达标
课间时间:刘某将学生带至办公室,喝令跪地写检讨
全程录像:监控清晰记录学生跪姿书写场景
视频曝光:6月19日画面传遍全网,舆论哗然
官方通报:教育局确认事件属实,教师停职接受调查
“跪了十几分钟,膝盖都青了。”涉事学生小宇(化名)回家后躲在房间不肯吃饭。家长发现孩子校裤上的灰尘印痕追问才知真相。更令人揪心的是心理创伤——孩子半夜惊醒哭喊“我背出来了”,精神科诊断显示已出现急性应激反应。

而涉事教师刘某的回应更显荒诞:“以前学生都这么教也没事。”在舆论压力下,学校校长出面鞠躬道歉,但那句“个别教师方法失当”的定性,让家长群瞬间炸锅:“逼学生下跪是‘方法问题’?这是人格践踏!”
02 教育暴力:变着花样的精神鞭刑
下跪事件绝非孤例。翻看近年教育暴力史,各种“创新惩罚”令人脊背发凉:
身体羞辱式
河南某中学:学生互扇耳光
山东某小学:走廊青蛙跳致半月板损伤
广东某职校:操场罚爬三圈
精神摧残式
陕西教师逼学生发毒誓“考不上大学全家死光”
湖南班主任令学生自骂“我是废物”100遍
四川教师让差生戴“傻瓜帽”上课
连坐诛连式
江西某班因少数人吵闹,全班操场罚跪
河北全班考试未达标,集体操场爬行
辽宁教师因一人忘带作业,全组操场蛙跳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7条明令禁止体罚,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划出“七条红线”。但当湖南教师罚学生喝尿仅被警告,安徽教师猥亵学生调任保卫处,法规在现实面前脆弱如纸。
03 惩戒失序:跪着的孩子,坐着的老师
事件引爆对教育惩戒权的深层反思。一边是五莲县杨老师因用课本轻打逃课生就被纳入信用黑名单,一边是逼学生下跪的教师仅被停职。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惩戒乱象,让教师群体陷入“不敢管”与“肆意罚”的撕裂。
畸形的权力观
“让学生跪下”本质是权力快感的宣泄。教育学者一针见血:“当教师需要靠屈辱建立威信,恰是专业无能的体现。”监控画面里教师端坐的姿态,与跪地学生形成刺眼的权力差。
失效的监督网
涉事班级学生透露:“刘老师常让犯错同学蹲着听课。”持续数月的非常规惩戒,班主任、年级组长、校领导竟集体失明。直到视频曝光,监督机制才“突然苏醒”。
错位的惩戒观
真正的教育惩戒应有三个维度:教育性、适度性、建设性。而跪写检讨三者皆失——它不教学习方法,远超心理承受,更摧毁人格尊严。当惩戒变成报复,教育已然死亡。
04 创伤永痕:那些站不起来的膝盖
心理学研究显示,公开羞辱造成的心理创伤远超肉体疼痛:
尊严性骨折
北师大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跟踪案例显示:经历公开羞辱的学生,78%出现长期自我贬低。“跪地视频可能伴随一生。”心理咨询师警告。
厌学链反应
广州某中学被罚操场爬行的学生,半年内辍学率激增40%。创伤记忆与学习场景绑定,教室变成刑场。
暴力代际传递
更可怕的是潜意识的模仿。河北曾出现初中生逼同学下跪事件,施暴者坦言:“班主任就这样罚我们的。”
吉安事件中下跪学生小宇的父亲是位农民工,他在教育局门口红着眼说:“我跪过工地求包工头结工钱,就为让孩子能站着读书。现在孩子在学校跪了,我这爹当得窝囊!”
05 监管困局:通报里的“高度重视”与现实中的轻拿轻放
纵观近年教育暴力事件,处理结果常陷三大套路:
拖字诀
江西此次事件中,教育局通报“立即成立工作组”,但涉事教师仍未被行政处罚。而四年前湖南教师逼学生喝尿事件,调查耗时三个月,最终仅警告处分。
推字诀
责任常被推给“临时工”。山东某校教师殴打学生致耳膜穿孔,学校竟称是“实习教师个人行为”。此次吉安学校也将责任限定为“个别教师”。
软字诀
最常见的处罚是“调离教学岗位”——施暴者从教室调至后勤,工资不少拿,职称照样评。安徽师大教师性骚扰学生后被调保卫处,美其名曰“保留饭碗”。
更讽刺的是维权成本。学生家长需自行取证、申请伤情鉴定、聘请律师。而河南某家长为孩子维权的花费清单令人心酸:
伤情鉴定 1200元
心理咨询 4000元
律师咨询 3000元
误工费 8000元
代价远超教师罚款数额
06 破局之路:让教育回归人的温度
重建教育尊严需要三剂猛药:
惩戒权入笼
细化《中小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明确禁止性清单。如: - 禁止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惩罚
- 禁止公开羞辱性惩戒
- 禁止变相体罚(如过度罚抄)
建立教师惩戒记录档案,与职称评定挂钩。
监督网织密
每校设立独立的学生权益委员会,由家长代表、校外法律人士、心理专家组成,可直接向教育局报告。推行教室监控云端存储,规避校方删改。
心理债偿还
将心理赔偿纳入法律责任。吉林某法院判决体罚教师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开创司法先例。同时要求学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受害学生长期干预。
教育局的通报在网络上渐渐沉底,涉事教师刘某的办公室换了新主人。而小宇书桌抽屉深处,那张跪着写完的检讨书皱成一团,墨迹在泪痕中晕开,像永远洗不掉的耻辱印记。
“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灌满容器。”两千年前柏拉图的名言,在今天的教室里依然震耳欲聋。当教师的尊严需要学生下跪来维护,这样的教育本身早已跪倒在地。
你可见过跪着生长的树苗?
你可见过屈膝飞翔的雏鹰?
教育的原罪不在知识缺位,
而在尊严的崩塌。
今日我们容忍一个教师践踏尊严,明天将收获怎样跪着的一代? 评论区等待你的真知灼见。
本文系发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梅花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