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系银行新掌门人上任,行业风向有哪些变化?
烟草行业与银行业虽然在业务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在经济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烟草行业的新掌门人上任,其政策导向和行业战略的调整,无疑会对银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行业风向变化的详细分析说明:
1. 行业监管加强
新掌门人上任后,可能会加强对烟草行业的监管,以符合国家对公共健康的关注和国际控烟趋势。这种监管加强可能会体现在对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广告等方面的限制。对于银行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烟草行业的贷款和投资进行更为审慎的风险评估。
2. 资金流向调整

随着监管的加强,烟草行业可能会面临资金压力,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应对合规成本的增加。这可能会导致银行业对烟草行业的贷款政策进行调整,比如提高贷款利率、增加担保要求等。同时,银行可能会更加关注烟草行业的资金流向,确保资金不被用于违规活动。
3. 投资策略变化
新掌门人可能会推动烟草行业向更健康、更环保的方向发展,比如发展电子烟、无烟烟草等替代产品。这种转型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银行业可能会根据这一趋势调整投资策略,增加对这些新兴领域的投资,同时减少对传统烟草产品的投资。
4. 风险管理加强
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其面临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健康风险都较高。新掌门人上任后,可能会更加重视这些风险的管理。银行业需要与烟草行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比如通过保险产品来分散风险,或者通过衍生品市场来对冲风险。
5. 社会责任提升
新掌门人可能会将社会责任作为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通过公益项目、环保措施等来提升行业形象。银行业在与烟草行业的合作中,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比如通过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产品来支持烟草行业的社会责任项目。
6. 国际合作与竞争
随着全球控烟趋势的加强,烟草行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国际压力。新掌门人可能会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比如与其他国家的烟草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市场合作。银行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帮助烟草行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也要注意国际合作中的风险管理。
7. 数字化转型
新掌门人可能会推动烟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比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市场响应速度。银行业可以为烟草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支持,比如提供数字化转型贷款、技术支持等。同时,银行业自身也需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以适应烟草行业的变化。
8. 消费者保护
新掌门人可能会更加重视消费者保护,比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等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银行业在与烟草行业的合作中,也需要关注消费者权益,比如通过提供消费者保护相关的金融产品,或者通过风险评估来保护消费者免受不良金融产品的影响。
9. 政策适应性
新掌门人上任后,可能会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调整烟草行业的发展方向。银行业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业务策略,以适应烟草行业的变化。
10. 行业整合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监管压力,新掌门人可能会推动烟草行业的整合,比如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来提高行业集中度。银行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供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服务,帮助烟草行业实现整合。
烟草行业新掌门人的上任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行业风向的变化,银行业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业务策略和服务模式,以适应烟草行业的发展。
中信银行办信用卡,会不会有什么骗局
文|《财经天下》周刊 周梦婷编辑|孙月(图源:视觉中国)近日,中信银行信用卡被曝出乱收费的事情。 有用户表示,其5000元的信用卡额度,却在未告知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收取了2000元的年费。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充斥着众多对中信银行信用卡乱收费的投诉。 而在前不久,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刚刚更换了“掌门人”,消费者期待新掌门能带来新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信用卡业务是中信银行的重要营收构成,2021年,其营收占中信银行总营收的将近三成。 未激活便收取了2000元年费6月21日,有网友在黑猫平台投诉称,中信银行在未明确告知升级白金卡后会产生2000元年费,而当前中信银行在其信用卡还未激活使用情况下,扣除了其信用卡年费2000元。 据该人士透露,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员来电说其信用卡使用状况良好,可以免费升级白金卡。 然而,中信银行却未明确告知该人士,升级后会产生2000元年费,也未告知升级后年费不可取消和不可通过其他途径方法抵消。 “至今我都未收到中信银行给我邮寄的新信用卡,更遑论激活了,但是中信银行信用卡账单显示已扣除年费2000元。 ”该人士说道。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除此之外,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多名用户反映,并不知道中信银行的信用卡要收取2000元的年费。 有一名用户表示,他说于2017年2月换的卡,当时联系他的专员并未告知该卡还有2000元的年费,只称信用卡升级后会提升额度,因此他才同意换的的卡。 截至目前,中信银行已收取了其5年的年费,总共一万块钱,“收取之前并未有短信提醒,直接就收了,其是在前不久查询账单的时候才发现有年费这回事,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该用户生气道。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0年公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对新发信用卡等必须激活后才能为持卡人开通使用,且信用卡未经持卡人激活,不得扣收任何费用。 如果中信银行在持卡人未激活的情况下,扣除其2000年年费,显然不符合相关规定。 中信银行服务价目表显示,中信银行信用卡普卡的年费收费标准是主卡100-180元,附属卡为50-100元;金卡主卡的收费标准则是200-380元,附属卡100-200元;白金及以上卡片主卡的收费标准是480-元,附属卡为240-元。 而根据官网披露,白金信用卡首年的话,是减免480元年费的。 信用卡收入占据重要地位财报显示,2021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045.57亿元,同比增长5.05%;实现净利润556.41亿元,同比增长13.71%。 从业绩层面来看,中信银行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占据中信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非利息净收入,其中第一大收入来源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1年达到358.70亿元,同比大增70.34%,占营业净收入的17.54%。 其中银行卡手续费比2020年增加17.60亿元,增长11.96%,中信银行表示,主要是信用卡手续费增加所致。 据年报,截至2021年末,中信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突破了1亿张,较2020年末增长9.40%;信用卡贷款余额5277.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10亿元;2021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量.35亿元,同比增长14.05%;信用卡业务收入则达到了591.28亿元,占据中信银行总营业收入的28.91%,将近三成。 毫无疑问,信用卡业务收入已成为中信银行重要的收入构成。 而当前的中信银行也在大力推广白金卡,在其官网位置,有多个办理白金卡的链接,上面标注着“不要年费还能赚钱的白金卡”。 6月上旬,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迎来了“新掌门”。 自5月30日起,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行长李志涛出任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代为履行总裁职务(待核准任职资格后正式任命),主持全面工作。 李志涛是一名老中信人,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李志涛担任中信银行青岛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2016年,任中信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2019年3月,出任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行长。 刚上任的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掌门人”面对众多用户的投诉,如何应对呢?这无疑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 违者必究。
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十大女性是谁?
《财富》杂志第18次推出全球(美国以外)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 葛兰素史克的首席执行官艾玛·沃姆斯利名列榜首。
上榜的50位女性来自19个国家和多个行业,其中14位来自中国。
艾玛·沃姆斯利
(Emma Walmsley),英国
葛兰素史克首席执行官,49岁
17个月前,沃姆斯利开始在价值389亿美元的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担任最高职位,她很快就为这家拥有300年历史的公司带来了变革。 今年3月,她收购了诺华公司(Novartis)在GSK Consumer Health 36%的股权,后者是葛兰素史克和诺华于2014年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非处方药企业,去年销售额为94亿美元。 今年7月,沃姆斯利与数据丰富且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达成了3亿美元的协议,决定在药物开发领域开展合作。 沃姆斯利从业内外招聘了多名高级别人才,包括从阿斯利康、诺华、辉瑞、沃尔玛和汇丰等多家公司挖走不少高管,主要是为了实现她的首要战略目标:重振葛兰素史克的药物开发。
安娜·博廷
(Ana Botín),西班牙
桑坦德银行集团执行主席,57岁
博廷掌管的桑坦德银行是整个欧元区市值最高的银行,该银行2017年业绩稳步增长,收入和利润分别攀升5.6%和8.8%。 这家西班牙银行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绩,一方面因为它实行全球化经营,其中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的业绩尤为抢眼,另一方面因为它下大力气培养忠实客户(该银行数据表明,忠实客户数量增长24%)。 即便如此,投资者仍然因为银行的英国业绩低迷、资本比率未达预期感到担忧,导致8月30日股价同比下跌已达29%。 过去的一年里,博廷推动银行向区块链和其他技术领域发展,她自己也时常在网络平台发声:不仅经常上推特,今年早些时候还在LinkedIn上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是女权主义者。
伊莎贝拉·高珊
(Isabelle Kocher),法国
Engie能源集团首席执行官,51岁
2016年5月,高珊接任法国能源巨头Engie的首席执行官,当时她推出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战略计划,旨在减少公司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公司产品组合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 她整整从时间表上划掉了一年,2018年6月就提前完成了公司的产品组合转换计划,期间宣布撤资的项目共计约200亿美元,其中包括2018年7月将其上游液化天然气业务以1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法国石油天然气公司道达尔。 与此同时,Engie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 例如,2018年1月购买了销售氢储能系统的Electro Power Systems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2018年年初,Engie董事会决定维持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的职权分立,给据报道试图推动两者合二为一的高珊造成了打击。
董明珠
(Dong Mingzhu),中国
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兼总裁,64岁
董明珠通往高级管理层的道路可谓艰难曲折。 丈夫去世后,董明珠成为30岁的单身母亲,有一个两岁的儿子要养。 1990年,她去格力电器当空调推销员。 “我不想让别人同情我,” 董明珠说。 “我只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后来她出人意料地当上了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并在任职期间将格力变成了一家价值222亿美元的公司。 但这家空调巨头2017年光景惨淡,原因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放缓导致家电股大跌。
希玛拉·薇克拉马纳雅克
(Shemara Wikramanayake),澳大利亚
麦格理集团首席执行官(已任命尚未就任),57岁
麦格理于2018年7月任命薇克拉马纳雅克为首席执行官,这使她成为公司的首位女性掌门人,也是澳大利亚薪酬最高的女性和财务高管之一。 她将于2018年11月上任。 1987年加入麦格理以来,薇克拉马纳雅克一路晋升,一开始在企业服务部门,后来出任集团审慎职能部门的主管,对这家投资银行主导的全部交易进行审查。 她还在北美建立了基础设施基金,担任集团资产管理部门的领导,并成为集团慈善机构麦格理慈善基金会的主席。 在这家全球最大的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公司出任首席执行官后,她将拥有更高的全新平台,她说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女性进入金融行业,让女孩们相信这是一份充满魅力的事业。
蔡淑君
(Chua Sock Koong),新加坡
新加坡电信集团首席执行官,61岁
蔡淑君从2007年就开始掌管东南亚最大的电信供应商新加坡电信(Singtel)。 蔡淑君如今是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女企业家之一,但她过去常被误认为是秘书。 “你得学会对这些事情一笑置之。 ”她说。 在过去五年里,新加坡电信通过大力提升信息通信业务、成立数字业务部门,公司实现了重大数字化转型。 该公司拥有超过25,000名员工,收入接近130亿美元,2018财年净利润为54.5亿新元(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上一财年增长42%。
爱莉森·库珀
(Alison Cooper),英国
帝国品牌公司首席执行官,52岁
今年5月,库珀任首席执行官的帝国品牌公司宣布将出售26亿美元非核心业务,专注于开发“下一代产品”,投资者因此颇为满意。 所谓的“下一代产品”包括帝国的电子烟雾化器品牌Blu,今年年底Blu将进入至少十个市场,还包括在日本和欧洲已经进行过测试的加热非燃烧型烟草制品。 2018年6月,帝国公司宣布投资一家研发医用大麻产品的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xford Cannabinoid Technologies。
何晶
(Ho Ching),新加坡
淡马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65岁
何晶担任全球金融业巨头、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的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多年。 截至2017年年底,淡马锡各类投资总价值1970亿美元,股东总回报率为12%。 该公司2017年撤资额超过了投资,系2009年以来首次,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加大向Verily Life Sciences(谷歌的分拆公司)和亚马逊等尖端科技公司的投资比重。 淡马锡还持有本名单上其他女性企业家麾下公司的大量股份,包括新加坡电信和携程等。 工程师出身的何晶也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妻子,她行事低调,除了出席国宴外,只偶尔在Facebook主页上活跃一下。
龚万仁
(Wan Ling Martello),瑞士
雀巢公司执行副总裁兼AOA地区(亚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负责人,60岁
龚万仁掌管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发展最快的部门。 该部门横跨亚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93个国家拥有10万名员工,发展稳健,2017年有机增长率达到4.7%(雀巢的两倍以上)。 (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与此类似)。 龚万仁于2011年离开沃尔玛加入这家瑞士牛奶及糖果业巨头,成为其首席财务官,2015年担任现职。 她目前负责的部门年收入220亿美元,承担的职责也越来越广:今年她加入了雀巢蓝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的董事会,正在努力建立公司与星巴克的合作伙伴关系。 龚万仁还在两家备受全球关注的公司阿里巴巴和Uber任董事会成员;此外,据报道,雀巢个人消费品竞争对手联合利华当前首席执行官保罗·波尔曼退休时,龚万仁可能是该职位的候选人。
葛越
(Isabel Ge Mahe),中国
苹果大中华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44岁
2017年,葛越成为首位主管苹果公司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副总经理,领导该地区的12,000名员工。 在葛越担任现职的第一年,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大中华区营收增长达到两位数。 在她的领导下,苹果还推出了本地专属产品,如可以在北京、上海、东莞使用的苹果支付公交卡功能(Apple Pay Transit)。
上汽“掌门人”陈虹退休倒计时 王晓秋有望接班
自2014年5月升任上汽集团董事长以来,陈虹任职已超过6年时间。 同期上任的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已于2019年正式退休。
生于1961年3月,陈虹今年已经59岁。 明年3月,陈虹将迎来60岁生日,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6个月时间。
谁将是陈虹的继任者?
现任上海集团总裁的王晓秋,成为呼声最高的继任人选。
如果王晓秋能够顺利升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那么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负责人杨晓东将有望出任上气集团总裁。
今年早些时候已透露出风声的上汽集团“L”项目,近期又有了新进展。
“L”项目筹备于2年前,产品定位高端新能源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L”项目组由陈虹亲自挂帅,王晓秋任总指挥。
上汽集团的1、2号人物同时出马,这个在集团内部为视为“一号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由“L”项目反推,2前年的2018年,上汽集团实现了年销量、年营收、年净利润新高,分别为705.2万辆、9022亿元、360亿元,在继续蝉联车市冠军的同时,将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如日中天之时,陈虹开始筹备“L”项目,绝非简单的“居安思危”,而是陈虹这位掌舵者对上汽集团这艘巨轮的长远规划。
自上任以来,陈虹始终致力于推动上汽集团自主板块的高端化、国际化,“L”项目是这一宏大规划的另一颗关键棋子。
“不搞自主品牌,中国企业永远无法走到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中国汽车必须要进行自主开发,进行原始创新。 ”陈虹曾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阐述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所以,曾在上海大众和上汽通用均有任职经历的陈虹,在2014年走马上任后,便将目光投向了集团自主板块。
上任6年至今,陈虹不仅延续了上汽集团合资板块的强势表现,更积极推进自主技术创新,以上汽泛亚中心的全新动力技术,以及联合阿里巴巴打造智能互联科技,赋能荣威和名爵。
同时,随着上汽乘用车销量节节提升,陈虹将自主品牌推向海外的意愿也愈发强烈。
利用同通用集团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MG品牌在全球的美誉度,上汽集团2014年至2019年的海外销量逐步攀升,分别为8.9万辆、8.6万辆、12.6万辆、16.4万辆、27万辆、35万辆。
今年1-8月,上汽集团实现海外整体销量17.9万辆,继续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占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其中8月,自主品牌海外销量更达到1.9万辆,同比增长27.6%。
如今,增长势头良好的海外市场,已成为上汽集团财报新亮点,这也是陈虹“筹谋”的集团增长新引擎。
然而,近两年汽车产业格局变化加速。 作为国内汽车界的“老大”,上汽集团要想在新一轮变革中继续引领行业风向,必须要有更大的杀手锏,这即是陈虹挂帅“L”项目组的目的。
今年早些时候,上汽集团推出了宏大的“氢战略”: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氢燃料整车产品、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以及使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
“L”项目极有可能会是一个囊括多种新能源动力的项目,并将以全新的销售模式来应对市场竞争。
虽然,陈虹曾在上任后一年的股东大会上指出,上汽是一个基盘很大的企业,要实现一步到位的转型并不容易。
但通过几年来的布局和转型,包括与奥迪达成合资协议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大象正在稳健而有力地转身,陈虹已经为上汽集团未来5年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这即是一位集团公司一把手“操盘”能力的最佳诠释。
此次出任“L”项目组总指挥的王晓秋也是上汽集团的元老级人物。 去年7月,经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提名,王晓秋接替已退休的前任总裁陈志鑫,出任上汽集团总裁。
王晓秋曾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等多家企业担任管理工作,也曾在质监、管理、采购、研发制造和技术等多领域任职,被陈虹称为“多面手”。
从其丰富且全面的履历来看,上汽集团将其培养为集团下一任董事长的意图明显。
当然,王晓秋职业生涯的最大亮点,还是一手打造出了上汽集团的自主板块,并逐步让上汽乘用车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早在2003年上汽自主品牌项目启动时,王晓秋就挂帅项目,牵头参与收购罗孚全系列核心技术和产品。
至2007年上汽收购南汽后,基于荣威和名爵都尚处于品牌起步阶段的事实,上汽乘用车决定采取双品牌共享技术、共享渠道,节约资源的运营战略。 王晓秋在其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这一战略在2009年和2010年收到了奇效,上汽乘用车年销量分别同比猛增188%和78%。
2013年,重回上汽乘用车的王晓秋基于市场已出现的年轻化趋势,以及上汽乘用车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将荣威和名爵两个品牌彻底分拆,分别成立了品牌事业部,倾力打造两个品牌的差异化定位。
名爵主打运动性能、而荣威则融入了互联网基因,伴随着王晓秋重组上汽乘用车的产品开发流程、供应链体系以及产品定价,上汽乘用车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2013年,上汽乘用车年销量23万辆;2019年,上汽乘用车年销量已达70万辆。 翻了三倍还多,一举进入自主品牌头部行列。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公司长效竞争力,王晓秋为上汽乘用车制订了新能源和智能互联并举的长期发展战略。
2016年推出的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一举奠定了上汽乘用车“时代先锋”的企业形象。 随后,上汽乘用车作为集团自主技术创新的受益者,产品率先应用上汽自主研发的三电核心系统。
2019年,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19万辆,同比增长30.4%,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同比快速增长。
如今,伴随着上汽乘用车一路成长的王晓秋,在将荣威打造成独具互联网基因的潮流品牌,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名爵品牌复兴之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挑战——操盘上汽集团全新“L”品牌。
这可视为他登上上汽集团董事长位置的良好契机。
在王晓秋接任上汽集团总裁一职后,出任上汽乘用车负责人的是杨晓东。
杨晓东与王晓秋有着相似的履历。
作为70后,杨晓东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上汽集团展开。 其早年曾参与上汽通用的项目筹备工作,后来被派往通用北美总部全球采购部门,而杨晓秋此前则担任过上汽集团采购部总监。
相同的采购部门工作经历,让他们很容易达成工作默契。
杨晓东在通用总部积累了丰富的车企全球资源整合经验,对汽车生产的各个供应链端需求都十分熟悉。 这为其后来担纲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奠定了基础。
“十三五”伊始,陈虹将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定义为上汽集团“新四化”战略,其中国际化的目标是要将上汽集团打造成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
作为践行这一战略的牵头人,自2015年起,杨晓东带领上汽国际业务部先后赶赴海外多个国家,奋战1000多个日夜,逐步构建起了上汽集团的全球化布局。
短短的3年多时间,上汽在海外已经建立了三个生产基地,三个海外创新研发基地,且已在6个区域市场实现了“万辆级”销量。 同时,在销售与售后服务上,上汽集团目前已在海外建立了11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和85个零部件基地。
同时,杨晓东亦非常重视品牌建设。 他曾多次表示,“‘走出去’是第一步,不求销量,但求口碑。 产品走出去,服务走出去,体系也要走出去,首先要消除其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偏见。 ”
杨晓东接任上汽乘用车总经理,可视为上汽乘用车由“量增”到“质增”的重要转变。 熟悉多个海外市场,且与众多国际零部件供应商拥有良好合作关系,杨晓东执掌上汽乘用车可以帮助其快速高效扩张海外版图,持续为集团贡献业绩增量。
而与王晓秋的默契配合,也有助于上汽乘用车延续过往已制定的创新智能战略,持续推进企业在5G智能领域的深入发展。
因此,大胆猜想,如果王晓秋未来将接任上汽集团董事长的话,杨晓东则有望作为第一候选人,接任上汽集团总裁一职。
本文系发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梅花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